[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企业该怎样“培育”

大雪²⁰²²
大雪²⁰²² This guy is lazy,Introduction has not been set

0 People liked this article · 574 views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着力对大中城市和主要产区现有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实行全面整合和提升,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立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官方的目标是:到2015年,培育500家冷链物流核心企业,蔬菜和水果、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目前的5%、15%、23%左右提高到20%、30%、36%以上,冷链运输率分别由目前的15%、30%、40%左右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中产品腐损率分别由目前的20%-30%、12%、15%左右下降为15%、8%、10%以下。

官方发布的数据相当喜人,但是执行起来,难度也非常大。所谓的培育,也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

首先,冷链物流不但是高技术含量的,更是脆弱的,培育要发自“公心”。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需要经历多个集散的环节,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冷藏运输、储存设备连接起来,只有每一环都无懈可击,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而其中任何一环的不规范,都会影响到冷链物流的运作效果。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营主体又是各管一段的,很难用行政的力量使之整齐划一。冷链物流和相关产业是相伴相生的,如果有一天,冷链物流出了问题,整个产业链都会蒙受巨大损失。

官方提出的措施是培育500家冷链物流核心企业,“培育”这个词放在官方行业发展规划的语境中,显得很诡异。怎么做算是培育呢,无外乎鼓励政策大力扶持、限制政策酌情放宽。笔者并不否认“培育”对于一些急需突破发展瓶颈的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官方行政力量出手,必须有一个度,否则就是干预市场经济,浪费纳税人的钱。

河南省连着有四任交通厅长落马,主要原因就是这个职位掌握着培育还是不培育的裁量权,然后产生了权力寻租。交通厅长出事均是在全省交通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如今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刚刚起步,在随后的大发展中,应尊重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当地做些引导,而不应以“培育”为发力点,即使需要以行政手段来帮助冷链物流企业走出困境,也应有严格的限制条款,例如国家的财政拨款不能都发给官员他小舅子的公司。必要的时候还应召开听证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新政,获得支持或默认才可实施。

其次,冷链物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高档建筑,培育要忠实于经济发展现实。三十年前社会名流享受的冷饮,很可能赶不上现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层,因为当时制冷设备稀缺。冷链物流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决定了冷链物流能走多远。当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诸多地方都不规范,不是因为经营者觉悟低,而是因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如此操作效益最高,例如,很多蔬菜和水果是用高栏车来运输,而非冷藏车;有些冷冻食品在冬季运输时甚至也是用普通的货车。前者是因为用高栏车造成的果蔬损失小,而用冷藏车成本高;后者是因为只要食品不坏,国人都能接受,而用冷藏车规范操作则并不能增加效益,仅仅是提高了成本。我们不必羡慕西方国家对食品安全设定如此高的标准,因为人家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科技实力做支撑,只要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民营企业之间充分、自由地竞争,冷链物流的提档升级就有了充分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部门只需要做好裁判员,理顺各方关系和利益诉求,就够了,不必费心劳神地去“培育”。说到底,政府仅仅是国家的领导力量而非建设力量,政府没有力量去培育谁,所谓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政策的倾斜来取得促进某些群体大发展的效果,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国人的消费水平。即,当整个行业都不规范,谁率先规范,往往当不了行业先驱,当先烈倒是很有可能。如果政府部门无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去“培育”,搞冷链物流产业大跃进,那么硬件条件无比奢华却鲜有人坐得起的中国高铁就是前车之鉴。

再次,冷链物流科技含量高,培育要忠实于综合科技水平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同样一项发明创造,科技水平高的能带来效益,科技水平低的则可能造成亏损。若说培育,在没有学术腐败的理想状态下,对研发环节进行培育倒是利国利民之举,对企业的培育就不必了,因为科技发达的企业,自会有出众的经济效益来奖赏。再者,冷链物流的发展,和能源、排污、城市规划等领域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欧美国家的模式,或者盲目追求他们的效果。自然之友的专家讲过:美国有三亿人,其汽车保有量是2.85亿辆,我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相当,如果人均汽车保有量和美国相当,需要十多亿辆汽车,这将远远超出资源和土地的承载能力,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从人口因素考虑,人均汽车保有量达到美国的程度,将是个非常可怕的事情。冷链物流的发展同样如此,我们需要通盘考虑,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例如,在产业规划时尽量科学一些,长远一些,让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近年来城市大规模拆迁不断上演,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也陆续出台,一个“拆”字来势汹汹,大有挡我者死的势头。国土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拿出长远的,让公众放心的方案来,因为冷库的成本不比普通民居,不能投建不久就被拆掉。

企业通常不喜欢政府一刀切式的“培育”,因为就经营企业来说,民营企业老板要比书记、市长更在行,冷链物流企业需要政府提供的,是一个健康、稳定、平安、和谐的经营环境,一个多部门联动不断做出科学决策的政府运作机制,如此而已。至于企业的发展,产业的进步,竞争中的优胜劣汰,大可以交给行业。

Published on 2022-06-28 13:03

Disclaimers:

This document is written by 大雪²⁰²² Original published on 大董知识库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author。

Log in,More exciting content waiting for you to find,Contribute wonderful answers,Participate in comment interaction

go Sign in! No accountgoregister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3 京ICP备16065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