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企业平均寿命短(2006年资料)
[wiki]物流[/wiki]市场蛋糕一天比一天大,但现有的物流企业的生存环境却一天比一天糟糕——[wiki]第三方物流[/wiki]企业平均寿命短。
一边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生产与流通企业从关注直接[wiki]运输[/wiki]成本降低,到综合考虑整体物流成本降低;一边却是物流信息化步伐亦步亦趋仍嫌不快,物流人才现“短板”效应。
如何解开上述这个心结?在日前举行的2006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物流竞争力不仅在运输领域
物流发展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交通运输,还在于金融等其他配套环境。香港物流商会常务副主席叶海京认为,一个地区,比如佛山想在物流发展上领“风骚”,除了道路、[wiki]港口[/wiki]这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先周边地区外,还要做好金融服务等。
“香港之所以拥有领先亚太地区的物流优势。除却自由港的因素外,还有完善的其他配套环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资讯和资金自由流通以及货币可自由兑换,拥有庞大的融资平台。另外拥有大量专业人才,以及广阔的国际商业网络。”在叶海京眼里,已经将物流看成一个系统性工程,因为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等已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做大不如做精做优
“与其绞尽脑汁,一心想着做大做强,不如做精做优。”叶海京认为,因为与传统意义物流不同,现代物流的竞争力已不再是仅拼谁的运输车多。而是融合了信息化,非常专业的,越是专业就越能体现高效率。比如加大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做最专业的信息化物流供应商,同样能带来丰厚的利润。
为抢占物流市场份额,一些物流企业争先恐后大打并购战。一厢情愿地想实现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在市场上硝烟四起的并购战中,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整合,固然起到降低物流经营成本,节省客户物流费用的好处。但那种操之过急,利用银行贷款的“蛇吞象”式并购,往往因力不从心致使险象环生。“甚至是强强联合,也可能因企业文化差异等管理问题,难以整合而拖累得筋疲力尽。
第三方物流“缺核不缺钙”
“蛋糕越来越大,奶油却越来越多。”南方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官金仙称,很多物流企业提供的都是同质化服务,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最终为了市场份额不得不拼价格。因此,虽然物流市场蛋糕一天比一天大,但物流企业的市场生存环境却一天比一天糟糕。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受到了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冲击波。“大浪淘沙,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年,即使是国内较大规模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也只有5年。”官金仙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缺核不缺钙”。
此外,官金仙认为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第三方物流企业还缺乏长期有效的战略规划。定位模糊,不顾企业自身特点,比如盲目跟风扩大服务领域,从而导致自身竞争优势被弱化。
物流人才现“短板”效应
“中国要保持制造大国的优势,则保持物流优势举足轻重。”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常务副会长Cyril,在做“国际物流发展状况及物流职业持续发展”专题演讲时表示,物流职业化对中国迫在眉睫。据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物流人才缺口达600万之众,尤其是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海关总署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与国家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宁家骏同样认为,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认识和投入不足,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不足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信息化遭遇“瓶颈”
佛山每年有7000多万吨原材料运进来,同时有7000多万吨家具、家电、陶瓷和纺织产品运出去。佛山与香港相同之处,即是两地都以中小企业居多。香港98%是中小企业,而佛山则是民营经济之乡,中小企业数量庞大。叶海京认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是物流信息化的拦路石。要做到货如轮转,恰恰是物流的信息化。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