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行业的成本管理方法
【hibing】2004年3月
两天遇到个客户,说是要物流系统,可是聊着聊着就谈到成本合算的问题上来了,唉,可怜我慌忙打了个掩护,就撤了。
这两天饿补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整理如下:
核算方式一共有三种: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平均进价。而平均进价有移动平均和加权平均。对于核算方式综合衡量下来先进先出在整体上来说是最合理,最好的核算方式,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操作的较为困难。比如库存中出现几个批次,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实际营运人员不能知道商品进价,但是退货又要预放实际操作人员高进低出,或者低进高出,同一张退货单据中退货商品不能出现两个进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得现实中的先进先出操作难度和控制点较多。
而移动平均是在整个操作和控制过程中相对先进先出的比较的傻瓜化。在它看来库存成本只有一个。对于实际营运过程中控制点相对比较少,操作的复杂程度也相对的比较少。目前很多卖场在使用移动平均。万客隆体系下的应该都是。对于新兴的大卖场企业都比较倾向使用先进先出。因为这种管理模式的拓展性能要强于前者。对于两层以上的架构,并且架构之间独立核算,先进先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举一个例子当配送中心在对门店配送的时候,如果用平均进价就享受不到市场最新的进价。当然把配送中心当作仓库来使用,那就要另当别论。
后进先出就是堆栈的做法,比较能够及时反应现时的毛率,但是对于库存的管理的稽核力度不够,这种核算方式据我了解在百货行业用的比较的多。但是我没有实际经历过。平均进价对于管理过程和控制点来说相对比较的简单。但是库存精细化管理没有办法实现,先进先出符合商品自然的运作过程。但是控制点太多。
事实上对于企业采用何种核算方式问题都不大,重要的是企业能够明确的给自己一个定位,有了定位确定清析的管理思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核算方式,根据实际营运流程确定自己的控制点。核算方式体现在MIS系统中只是一种贯穿的算法。只有当企业整体变革或更改企业的发展范畴时会考虑到更改核算的方式。所以选择那一种核算方式不是重点,重点是管理和软件恰如其分的结合才是重点。
移动平均详细描述 1. 进货、退货、调入、调出时需要重新计算平均进价。 2. 平均进价一般算法公式 平均进价= 原库存成本+新进(退)货成本 ———————————————— 原库存数量+新进(退)货数量 = 原库存数量*原平均进价+新进(退)货单价*新进(退)货数量 ———————————————————————————— 原库存数量+新进(退)货数量 3. 进货(调入)更新库存时: IF 原库存数量=0 AND 库存成本=0 AND 进货数量>0 AND 进货成本>0 THEN 新库存数量=进货数量 新库存成本=进货成本 新平均进价=进货单价 毛利补偿=0 ELSEIF原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0 THEN 新库存数量=0 新库存成本=0 新平均进价=旧平均进价 毛利补偿=-1*(原库存成本+新进货成本) ELSEIF 原库存数量<0 AND 新进货数量+原库存数量>=0 新库存数量=原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 新库存成本=进货单价*新库存数量 新平均进价=进货单价 毛利补偿=(进货单价-旧平均进价)*原库存数量 ELSEIF原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0 OR (原库存成本+新进货成本)<0 THEN 新库存数量=原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 新库存成本=旧平均进价*新库存数量 新平均进价=旧平均进价 毛利补偿=-1*(原库存成本+新进货成本-新库存成本) ELSE (正常情况) 新库存数量=原库存数量+新进货数量 新库存成本=原库存成本+新进货成本 新平均进价=新库存成本/新库存数量 毛利补偿=0 ENDIF 4. 退货(调出)更新库存时: IF 原库存数量<=0 THEN 不允许退货(调出) ELSEIF原库存数量-新退货数量=0 THEN 新库存数量=0 新库存成本=0 新平均进价=旧平均进价 毛利补偿=-1*(原库存成本-新退货成本) ELSEIF原库存数量-新退货数量<0 OR (原库存成本-新退货成本)<=0 THEN 新库存数量=原库存数量-新退货数量 新库存成本=旧平均进价*新库存数量 新平均进价=旧平均进价 毛利补偿=-1*(原库存成本-新退货成本-新库存成本) ELSE (正常情况) 新库存数量=原库存数量-新退货数量 新库存成本=原库存成本-新退货成本 新平均进价=新库存成本/新库存数量 毛利补偿=0 ENDIF |
而这家软件商采用的是商业流转业务和财务支持系统的分离处理,我觉得这样子搞好象有问题,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超市整个业态对销价这块可谓说是各有各的招,同样软件公司对核算这块也随着超市而变,所以有些认为进价好,有些认为销价高。个人认为,价格如果变动过多的超市运营,如促销等,用销价核算就太不明智。据我所知,如目前华联用的是进价核算,好德便利也是。顺便问问,上海联华是用哪家公司的软件?用的是什么核算方式?请告知,谢谢
从大局来看,如果连锁业态形式的话还是采用以进价核算方式最好,这样对于总体库存以及商品销售形式的控制、供应商结算的合理性都是比较折中的方法。
我同意楼上老兄的说法,连锁业态中,进价核算对内和对外都有好处。内部核算,供货商结算等较明显。
我同意,进价核算应该会好一点,因为一个准确的进价,对商场来说意味着他可以比较灵活而且准确的制订售价和制订准确有效的销售策略,这样就加强了他本身在行业内的竞争力。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微利行业,如果自己都无法掌控自己商品的成本,谈何营销策略?根据不准确的成本制订的策略是带一定盲目性的。而且难以控制自己商场的损耗,难免为了减小在盘点中的盘亏金额而进行某些不合理的变价行为。当然盘点还可以通过考核数量为主要手段去控制,但一般承报到高层领导那边时往往都以金额最为敏感。
现在国内代销的经营方式还无法排除,代销实销实结需求商品必须按
批次核算以便准确计算商品的销售成本.
这一点在商业软件几个龙头企业中均已证明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