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一般是指具有储存设施,对物品(物资)进行集中、整理、保管和分发等工作的场所. 在我国,最初"仓"和"库"是两个概念,"仓"是指储藏粮食的地方,比如明清的北京就有众多的粮仓,称为某某仓,如南新仓,这是目前保存较好的粮仓了。
"库"本意是指军械库,收藏兵器和兵车的处所。如宁波的永丰库遗址,前生为南宋“常平仓”(官府粮库),元朝(此时永丰库作“收纳各项断没赃罚钞及诸色课程”)之后为明朝宏济库,由仓改库,因为放的东西不一样了。 后来人们将二者合一,凡是储存物品的场所均称为仓库. 在日本对仓库的定义为:"仓库是指防止物品丢失、损伤的工作场地,或为防止物品丢失或损伤作业而提供的土地、水面等用于物品储藏保管的场所."所以,可以简洁地描述为:仓库是储藏、保管物品的场所的总称.
CILT的定义: 一个对物料提供有效储存和高效操作的经过规划的空间
APICS的定义:warehouse—A place to receive, store, and ship materials. warehousing—The activities related to receiving, storing,and shipping materials to and from production or distribution locations.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中心是从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货桟发展而来。自从有了剩余产品和商品,便产生了仓库,储藏功能是仓库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存粮为仓,存兵器为库,仓库随农战的发展而发展。由于粮食生产地和消费地相距遥远,南方的粮食要通过漕运运到北方,仓库的功能便扩展为“流转”。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大量的原材料需运到东南方,而产成品又要向北、西方运输,仓库储存流转的货物逐渐增多,粮仓、棉仓、煤桟、干杂货仓等专业仓库先后出现。
新中国建立之后,政府一方面接收了旧政府留下来的各类仓库、码头、货站,一方面根据生产的布局和经济区划,建设一批仓库。在商业领域,与商业批发体制相适应的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仓库。各省、市、县均有这样的商业仓库。在物资领域(即生产资料),设立了物资储备库和物资中转库,前者属国家战略物储备,物资基本不流通。后者是为生产企业提供物资的仓库,生产企业凭国家调拨单来提出物资。在外贸领域,国家兴建了一批外贸仓库。在粮食领域,国家兴建了大大小小的几万个粮库,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都有粮库。粮库也分粮食储备库和流通粮库,分别承担了国家粮食储备和当年消费的任务。此外还有军队仓库、企业仓库、农民仓库等。据估计,全国仓库用地面积达3.5亿平方米。 从定义可以看出,过去仓库强调的是存,现在则强调收发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