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失的粮仓
作者:王密林
但凡论及漕运的文章,总会引用《元史》中的名言:“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可见漕运之繁盛。不过,元、明、清三朝,运到北京的漕粮年均数百万石,而这些粮食运到通州后,放在哪里呢?
民间谈起北京作为京城的标志,也有“五坛八庙十三仓”之称,意思是拥有了这些设施,就具有一国之都的规模。五坛八庙指的是明清两朝皇室的祭祀场所,五坛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八庙为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文庙和历代帝王庙。而十三仓则是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仓廒,包括禄米、南新、旧太、海运、北新、富新、兴平、太平、储济、本裕、丰益十一仓,加上通州的中仓、西仓,总计十三仓,统称为“京通十三仓”。而粮仓的实际数量要多不少,比如通州还曾有过东仓和南仓。这些粮仓共同担负着京师储粮的重任,维系着都城北京的正常运转,是千年漕运的见证。
如今,这些曾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粮仓,仍以不同形式给后人留下自己的影子。比如后南仓、中仓等地名,已经成为通州的地方文化遗产,而昔日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仓廒已完全不存,仅有若干残墙仍倔强地矗立在街市中,见证着昔日漕运的繁盛与辉煌。
笔者曾去通州寻访中仓仅存的遗迹,经过一番打探,按照老人所指,从通州博物馆东边的路口进去,十字路口右转,就到了古时中仓的位置。如今这里四周都是民居,已经寻觅不到粮仓的影子。数百年间给通州带来滚滚财富和无数传奇的漕运胜迹到底在哪里呢?终于,在新建街的后身找到了一段斑斑驳驳的残存仓墙,仓墙由硕大的青砖砌就,在阳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苍凉古朴,但如同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依然身板挺直地屹立着。据说大运西仓几经改变,遗迹基本不存,而中仓旧址的大部分目前被单位占用,闲人不得而入,也不知其内还有几许遗迹,也许眼前这段残墙就是仅有的遗存了,令人不胜今昔之慨。
元朝时通州有十四仓
作为北京的门户,通州在金代就成为漕粮汇聚之地。金朝取得了北部中国的统治权后,就利用潞水(今北运河)东南的海口和通向潞县的运河,将漕粮运到中都(今北京)。金天德三年(1151年),正式设通州,下辖潞、三河二县,并在通州建了丰备仓、通积仓和太仓这三座粮仓,储量约100多万石。从此,通州就成了“天子外仓”。这三座仓今已无迹可寻,据学者推测,可能分布在燃灯塔之南的州署附近。
元朝建立后,重新疏浚了闻名遐迩的京杭大运河,它纵贯中国东部最富庶的地区,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连接在一起。自元代开始,北京成为大一统的帝国都城,通过大运河,“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在早期,大运河的北端只到通州,所以南方及沿岸各地粮食物产由水路运到通州后要先卸船,再由人力畜力运到元大都城,这段路程全长50里,运转十分艰苦。1292年,郭守敬主持开凿了从元大都到通州的运河,翌年竣工。运河上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相互启闭来调节水位,解决了北京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影响水运的难题,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据说通航这一天,来自江南的粮船在积水潭的东北岸挤满,在玉河上也是浩浩荡荡排船驶行,大都城的人们争先观看,夹岸热烈欢呼。当元世祖忽必烈在万宁桥上看到积水潭中舻舳蔽水的盛况时也不禁大喜,当即将从万宁桥到通州的河道赐名为“通惠河”。通惠河的开浚,大大促进了京城仓储事业的发展,汩汩不断的通惠河,使京、通仓储连为一体,如同血脉一般支撑起北京的发展。整个元代,通州粮仓数一直在不断地增长,元成宗时,通州已具有了有年仓、富有仓、广储仓、盈止仓、及秭仓、乃积仓、乐岁仓、足食仓等八仓。到了元朝中后期,又增加了庆丰仓、延丰仓、富储仓、富衍仓、及衍仓这五仓,若再加上张家湾的李二寺仓,总数达到了十四,约储量200多万石,连同大都的27处粮仓,整个京通仓储量高达740万石左右。元代的粮仓小的一般有仓房一二十间,大的有库房七八十间,每间可储粮2500石,通仓基本上是中上等的规模,这些粮仓广布于通州城北及张家湾的运河沿岸。
阅读全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