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三方物流发展回顾与2014年展望

royniu
royniu This guy is lazy,Introduction has not been set

0 People liked this article · 1073 views

2013年,在中国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的主旋律中,第三方物流产业升级的需求基础继续巩固,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呈现出创新发展的新特点和趋稳向好、转型升级的新局面。同时,由于各项成本不断上升,经营环境没有根本好转,企业经营仍然艰难。
一、2013年第三方物流发展回顾
  • 第三方物流市场稳步成长,两业联动向高层次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资源、人口矛盾不断突出,市场、渠道、需求、供给在不断变化,制造业、分销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过去通过招标方式不断压低物流直接成本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成本压无可压。2013年,客户对供应链在降低总成本中的作用的认知不断提升,供应链物流服务外包需求显著增加,制造业、分销业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逐步转变,开始形成协同共赢的伙伴关系,供应链优化与供应链物流效率提升成为共识,外资与合资企业成为这一转变的领军企业。
2013年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供应链体系变化频繁的一年,很多跨国企业所属的各个事业部及多家工厂均根据所处的能源、房地产、电子、医疗、机械、自动化、家电、装备、快销、服装等各个市场的需求变化,从需求、网络、布局、设施、外包、信息、商流等各个角度进行着供应链的调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2013年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到的供应链链主的物流招标邀请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招标要求已经从单一产品的简单基础性物流(运输、仓储)向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方向发展,跨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已经开始成为大型跨国企业供应链优化的模式之一。原来一直相对处于封闭状态的欧洲跨国公司的信息系统也出现开放对接、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趋势。在直接成本无法降低的情况下,客户希望通过供应链整合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这些趋势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 第三方物流企业变革创新

两业联动自2007年起经历了6年的发展,已经从初期的简单操作外包向融合与协同发展,正在进入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的阶段,跨界竞合成为趋势。在制造业、物流业联动的基础上,流通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进一步深化。
领导型物流服务:中国邮政集团与中国重汽集团建立了车辆采购、物流服务和金融合作三方面的战略性合作,领导型物流服务体系(LLP)进入到实际实施的领域。
平台+基地的产业链服务:淮矿物流2013年从“传统商贸+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向“电子商务+供应链运营”方向发展,全面推进了新型的基于“平台+基地”全流程管理下的在线结算和在线金融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站在全供应链的系统上为相关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全功能服务,为钢铁企业开设品牌专场,整体交易能力突破1000万吨。
专业创新,制造—物流融合模式:太原钢运物流在传统钢材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专业物流的特点,通过将客户制造工艺与物流技术的融合对接,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投入应用,推进生产物流领域技术创新。
第三方物流平台模式:中外运集团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共同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物流服务。
供应链私有物流云服务模式:德利得物流在为供应链链主提供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同时,利用信息化优势,与上海菱通软件合作,为客户打造了充分满足客户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专属物流云平台,为客户服务的多家物流企业共同使用该平台,大幅度提升整体供应链物流服务效率,降低总成本。
面向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服务模式:中捷环洲供应链集团,面对当地玉环汽摩配产业集群中众多的中小规模企业,改变了仅仅面对链主的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建立了采购、加工、物流、金融四个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面向采购和生产的物流集成服务,面向供应链的全程服务,融入供应链的集成服务三种模式,实现了产业集群的供应链优化与提升。
……
多种供应链物流服务模式不断创新,第三方物流依托原有的外包物流服务,沿着客户的供应链向两头延伸,整合金融、信息、商流的各种资源,物流向制造业、分销业渗透(VMI-线边物流-售后物流),创新供应链物流服务已经从模式到实践全方面推进。
  • 第三方物流企业稳步发展

2013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需求基础在中国经济的调整中渐渐稳固,整体物流业的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13年,我国物流业运行总体平稳增长,新设立的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全年保持在50%以上,全年社会物流总额19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快于同期GDP增速。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主要客户群——外资、合资与中资领先企业率先调整业务发展结构,在2013年的变革中取得了较好的业绩,除了日资企业业务量受中日关系影响有所下降之外,整体客户业务量稳中有增,特别是快速消费品、国家重点建设所需装备、涉及社会民生的医疗医药等行业,呈现出越好的企业增长越快的“马太效应”。
2013年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承受市场和成本两大压力的环境下,更加注重精益物流的发展,不断在物流服务实践中尽可能找出浪费,消灭浪费。在整个精益化物流思想的指导下,逐步消除物流操作的浪费、物流管理的浪费、物流规划的浪费、供应链的浪费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共同的诉求与努力方向。
  • 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经营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严峻

2013年,国家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物流相关产业政策,包括运通运输、税收、仓储、城市配送等相关产业政策和指导意见,国家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推进,为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中国社会诚信建设、物流相关法制建设的滞后、现代物流市场尚未成熟和产业集中度不高等多种原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在2013年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十分严峻。
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业务税负普遍上升。物流业营业税向增值税转型是理顺物流税收体系,从根本上消除重复纳税,促进物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大趋势,物流企业支持国家的“营改增”工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业务执行11%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由于进项税取得困难,验证繁琐,各地虽然都对“营改增”的税负上升部分给予财政补贴,但是手续复杂,税务部门核查困难,补贴到位时间长,企业的财务成本有较大的增加,实际税负均大幅度上升。同时物流企业对增值税的理解远远达不到制造业和分销业的水平,由此而形成的涉税风险增加。
人力资源成本继续大幅度上涨。调查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显示,企业平均人力资源成本已经连续三年上涨20%以上。随着我国社会保险改革重点的变化,原来外地农民工以工伤、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险向工伤、医疗、失业、养老、生育五险转型,以外地农民工为主体的物流企业操作人员的社会保险成本大幅度上涨。同时外地农民工由于目前保险不能转移,政策不明朗等原因不愿意上全险的情况依然存在。劳务外包大量涌现,但政策性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各种资源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物流企业运行所需的燃油等成本不断上升,土地、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资源紧缺,价格高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线城市的物流基础仓储、配送中心的设施不断外迁,配送半径不断增加,受制于城市交通管制造成的配送效率不断降低,准点准时率低,商家与物流企业不得不采取增加最低库存的方法保证供应,造成库存增加。仓储设施等物流资源越来越紧缺,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增加客户供应链的整体成本。
市内配送效率低下长期无法解决。由于大城市将货运车辆作为城市交通的拥堵源之一进行管控,城市往往没有货车停车卸货点,主要商业区货运车辆禁行、限行,造成城市配送效率低下,成本高企。同时造成了客车载货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健康、平衡、有序发展,路难行、车难停、货难卸、证难求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由于配送中心不断外移,配送半径加大,也不断加大物流成本,对环境、交通也造成较大压力。
执法不严,有法不依造成守法吃亏的尴尬境地。随着中国物流相关法制的不断完善,相关超载、超限、安全等具体的法律和法规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执法部门采取了选择性执行的方式。2011年7月1日《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但一直没有彻底执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造成了行业管理的混乱和市场的混乱,也催生了公路三乱,严重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物流行业相关标准还存在制定多、执行少的问题。
二、2014年第三方物流发展展望
  • 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供应链变革,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经验,世界供应链每隔20年有一次重大的重组过程,2013年正是新的轮回元年。当今科技进步、社会变化促使企业不断的变革与创新以适应竞争的需要,从而在供应链优化认知的基础上促使客户从过去简单追求低基础物流服务价格向追求供应链的高效率转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将逐步从恶性价格竞争转向物流解决方案与物流优化,从而形成新的规模不断扩大的专业供应链物流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供应链物流的发展。
  • 经营政策环境将明显趋好

2014年1月20日,交通部、公安部与商务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配送运输与车辆通行管理工作的通知》,为解决城市物流配送难题提供了政策思路,也为破解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新型的城市物流配送格局将在研究中发展,2014年还将有一系列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和法律法规出台,将逐步构建支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逐步推出细则并落实。物流企业仍然特别期待“物流国九条”能够得到全面落实和实施,政府工作重点是为物流企业创造公平有序、有法必依、合法合理、诚实守信、顺畅便捷的经营环境。
  • 第三方物流企业从注重供应链物流技术转向注重商业模式创新

由于第三方物流对客户的黏着性很高,依存性很高,因此过去的经营模式基本上定位在为客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物流企业供应链物流经验的积累与探索,开始注重商业模式创新,以期取得超过客户期望的供应链优化成果,进一步和客户合作,协同进行供应链优化。平台型供应链服务、以私有物流云为基础的扁平型供应链服务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
  • 提高物流经营与运营效率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点工作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上升,2014年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和客户议价的双重挤压,将从提升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加强物流信息化技术与能力和提高运营效率三个方面入手,注重精益化手段与方法,形成新的对供应链客户服务的竞争优势;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借助物流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物流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投入增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智慧物流等新技术将逐步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得到应用。技术装备加快升级,节能叉车、新型货架、分拣输送设备、立体仓库等现代化物流装备需求将快速上升。托盘租赁共用循环使用系统将实现较快的发展,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物流效率。新型的资源联盟机制与体制逐步建立,实现物流企业业务增长模式的转型,促进物流服务的升级,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
  • 第三方物流市场将逐步从中高端向中低端发展,物流企业间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深入,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将加快释放,第三方物流市场将从中高端逐步向中低端市场扩展,不仅专业第三方物流合同企业,快运、快递等社会物流企业也将通过尝试一体化物流运作来增加客户的黏性,因此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专业化和平台化将是两个发展方向,平台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逐步在探索中加快发展。
  • 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优势专业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去以大客户为核心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将逐步向新兴市场发展,特别是农村物流(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与农产品物流)、伴随电子商务日渐兴起的社区物流、专业的冷链宅配物流、基于第三产业的服务型物流、专业的危险化学品、医药、医疗器械物流等都将伴随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管理政策的调整而出现很多新兴市场,培育出专业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群体。第三方物流服务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的格局不会改变。
  • 物流企业经营环境仍然严峻

由于物流业的跨行业、全流程的特点,面对我国条块管理的格局,国家层面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国九条”等重大政策也面临执行难的现状。在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原有问题未能解决的基础上,2014年还要继续面临“营改增”短时期的副作用,各种资源性成本继续上升、物流资源日趋紧缺、物流运作方式大多还是粗放式、物流服务的附加值仍然不高、人才短缺、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行业诚信不足、环境负担沉重、资金紧缺等一系列难题,市场依然存在下行压力。2014年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环境严峻,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转型、变革与调整。同时由于物流成本的持续上涨将会传导至整个经济链条,导致经济社会运行成本继续上升。
  • 资本开始关注第三方物流企业

在过去的几年里,资本所关注的大部分是成长迅速,具有垄断市场的趋势和具备独特商业模式的快运、快递等社会型物流服务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成长性不及社会物流服务企业而受关注不多。2014年,中国经济结构进入快速调整阶段,第三方物流面对客户的调整将祭出更多的创新与优化宝剑,对比社会物流投资僧多粥少的局面,第三方物流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创新,将吸引资本的关注。同时,针对中小型企业新三板的开闸,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注。
  • 物流业基础性研究逐步深入,水平提升

我国物流基础性研究目前还相当薄弱,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物流研究系统逐步形成,建立了由研究机关、物流院校、物流企业、客户供应链相关人员所构成的研究组织,通过立项、研究、成果、评审、发表、出版、应用等各个环节,促进了中国物流研究的发展。2014年物流研究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提升,为物流业的奠定科学发展的基础。
(摘自《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3-2014)》恽绵 德利得物流总公司)

Published on 2022-07-21 15:46

Disclaimers:

This document is written by royniu Original published on 大董知识库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author。

Log in,More exciting content waiting for you to find,Contribute wonderful answers,Participate in comment interaction

go Sign in! No accountgoregister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eCenter V4.1.0 © 2023 京ICP备160657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