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组织都会在企业文化宣传册、办公场所墙壁、每年工作报告、领导人讲话中,时不时提到以人为本。王二也是如此,经常说说这个词,显示自己比较有学问。
按照王二原来的理解,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特别关注员工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让员工满意,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简单地说,就是善待员工。但是,在向仓库骨灰级大“库头”迈进的过程中,王二发现这种理解有失偏颇。
以人为本的本意,应该是把人当做工作成功的根本。组织的发展要以提高人的能力、技能为核心,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让员工自发地、主动地去解决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标准,改善工作绩效。不是把员工当成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作为有决策能力的‘’人‘’,是工作的发起者、实践者,甚至决策者。既要用他们的手,更要用他们的脑。
而在传统的责任划分中,经理就应该计划、管理、控制、改善,而员工则只是简单地照做。这意味着由经理来规划做什么及怎么做,给员工下达具体的工作指令,而员工只需不动脑筋地按被告知的方式照做就可以了。
但是,今天的员工,尤其是00后,已经不满足于只做常规的重复性工作,不管这样的工作会带来多少报酬。他们非常希望在自己的工作中加入创造性的东西,例如独立思考、由自己决定做事的方式、在组织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强调独立性、关注个性。因此,要想办法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在工作时既能动手又能动脑,这一点至关重要。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一点,现在仓库基本都会使用WMS,工作流程一般是固定的,很难调整,毕竟能够支持工作流程自定义的系统不太多。所以,WMS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员工改善工作绩效的努力。但是,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使用WMS的不足,许多搜索结果都会显示:WMS系统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王二很是倒吸了一口凉皮。
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一定比管理者少。发现问题漠然视之,等待领导安排,还是主动想办法解决,反映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工作态度。举个例子,王二了解到某个门店要求使用某指定的货运公司发货。但是,这家货运收货点特别偏,每天要多花很多时间去送货。因为是门店指定的,所以配送人员不敢随便换用。王二于是直接打电话给门店经理,了解到对方并不要求非要使用这家货运,只要能及时到货就行。本来一个电话能解决的问题,拖了几乎3个月的时间才解决,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资源。
要让员工主动改善,从而去探寻更优的工作方式,管理者的关注和回应很重要,必须对员工为改进工作而提出的建议显示出积极的回应,而不能打击或置之不理,并试着找到任何给员工改善带来不便的障碍解决掉。
另外,工作改善不能漫无目的地进行,要提出适当的目标,如本月仓储成本降低1%,并通过竞赛或游戏激发员工兴趣,鼓励他们想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如果找到了可行的方案,应该马上实施以测试效果,且在得到收益前给予相关人员奖励。
This guy is lazy,Introduction has not been 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