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电商朋友们|商家供应链基本面 - 续
原创 2018-05-01
TP一词始于最早的Taobao Parter,淘拍档,现在是所有电商代运营的统称,包括运营天猫、京东、网易、唯品会等各种电商平台。作为品牌方,要么自营店铺,要么靠TP来运营,靠TP运营也分成经销商模式和店铺代运营两种。区别是经销商会有货权转移,用店铺代运营主要是为了外包店铺管理和客服,货权不转移,物流还是自己做。这里重点说一下品牌商会跟经销商形式的TP如何合作,与线下的经销商有何区别。
通过TP经销商做电商渠道,跟线下渠道一样会存在sell-in和sell-out(经销商的买入和卖出)两层计划。DP(Demand Planning)做到较成熟的阶段,由DP和E-Commerce(简称EC)团队、市场部做好sell-out计划,并转化成sell-in计划。其间的TP库存,根据目标库存的原则,来做测算。
这个原则是对不同的商品分层设置不同的库存深度,以最小化缺货和滞销。同时,总库存的金额和覆盖天数,与品牌的business planning一致。这个business planning会包括月度sell-out、sell-in和经销商库存的KPI,由controlling来统一输出,从而协调各环节KPI保证每月的net sales能够达标。
一致之后,TP的进货指标也就和预测一致了。对于紧缺货品,EC团队要和DP、SP(Supply Planning)提好需求,与负责线下sell-in的销售团队做好协调,通常是sales operation或者trade marketing通路行销部门。因为线上线下爆品可能不同,可以在不同品之间取舍。协调不了的,需要老板介入划优先级,EC部门也要准备好plan B。毕竟如果线下能卖,通常会有更好的毛利。
EC团队跟总部的计划是否在TP那里行得通,有时候还打个问号。TP有更多电商平台运营的经验,大TP能跟电商小二协同计划,所以通常做得好的EC团队,会在与DP开会之前,先跟自己的TP开会,过一下sell-out计划和sell-in指标,征询他们的意见,准备好如果要不到货的plan B,再去跟DP谈。
写上篇收到一个很好的评论,来自TP公司供应链朋友Harry,他提出“滞销品拿来做活动在实际中业务端并不可行,品类小二为了保证活动的产出一般不会同意业务那滞销品来做促销,同时对于paid media ROI的角度,业务宁可不做滞销品活动”。这类建议,关于哪些品可以用来做促销,哪些不可行,也是品牌的EC团队出了方案之后,要跟TP商量确认可行性。
电商公司们的计划之急、爆发之大,本来就与成熟的线下公司很不一样。所以一旦要做大电商渠道,品牌公司不可避免要推进内部变革,去重新平衡供应链上的“计划性+灵活性”,这会挑战传统的成本结构,在工业部上往往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需要top management去推动,通过改变各部门的KPI来减少谷仓效应,做必要的组织保障。
在和TP公司的合作中,品牌公司要想坚持自己的主心骨,也需要培养自己的抓手,那就是私域流量和对应的促销计划。说白了电商大促预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次大赌,赌的时候需要有备用方案来舒压。如果大促销量不如预期,剩余的库存通过什么活动消化?如果还是依赖于TP去向电商平台要资源、买资源,品牌方抓手就很弱,对TP进多少的议价权就很低,就需要多跟他们协同计划。
再说一下赠品。很多品牌公司不愿破坏自己的价格体系,在大促时大多是砸赠品。
锁定赠品资源,EC团队需要和DP、市场部提早计划。有的旅行装需求量够大,工厂是持续生产的,提交滚动需求即可;而有的不够批量,工厂就只会一年组织一两次集中生产。考虑到供货提前期和备料提前期,常常要提前半年提交这些赠品的计划。选明星单品的旅行装/小样,且配套订购,EC需要和TP提前align好,按时向DP和市场部提需求,且后续要求定期更新实际供货情况。临时计划对大家都是痛苦的,反复沟通还不一定拿得到,即使最后拿到了成本代价也大。
对于爆品的销售预测,是建议在budget阶段,就精确到SKU月度数量,作为战略型SKU去跟工厂沟通年度供应计划,要加产线的加产线,要匀波峰波谷提前生产的也动起来。同时,品牌管理层和TP一起与电商平台沟通年度合作计划,也需要爆品方案和锁货计划。这样一联动,一借力,就把计划变成了整个链的计划,而不是自己一段的赌注。
就在上篇的基础上做这些补充吧,抛砖引玉,还希望有经验的同学们继续看继续喷,一起进步。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