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造业物流运作待完善
国内半导体制造产业面临的物流困境有两个基本原因,即关税过高和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减少来自物流等方面的"隐形"运作成本,需要形成高效的海关等政策机构的管理和合作模式。
设备和材料是半导体生产的支柱。晶圆厂投资的70%用在购买设备,而芯片生产线上会用到50多种特殊气体和超过100种用于光刻、清洗等工艺的化学材料,其中许多材料属于剧毒/危险化学品,大多数有特殊的运输和存储要求。对于投资动辄10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半导体晶圆生产线,维持生产线正常运作所需的零部件和材料必须能及时抵达生产现场,保证半导体生产厂的高产出和低运作成本。在SEMICONChina2006期间,如何在进出口、货运和仓储等方面做到高效的物流供应,特别是目前如何能够保证Hynix无锡厂运行所需的及时高效的零部件和材料供应,成为许多国际和本土的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实际上Hynix无锡项目中的物流问题,近半年来一直是几乎所有主要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一块心病。原因很简单,目前大多数设备材料供应商的保税仓库,以及相关配套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设施都设在上海,而Hynix无锡位于面向出口型企业的出口加工保税区内,虽然与上海的空间距离不足4个小时车程,但是等同于"境内关外",半导体生产中所需的设备、材料、零部件甚至服务人员使用的工具,进入加工区都属于出关,需要履行相关的海关手续。
例如供应商最为关心的"跨关区"的货物转关和监管运输中,必须履行的海关流程就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将零部件从上海的外高桥保税库运往Hynix无锡保税区,"出关""进关"需要无锡和上海两地海关的协调工作,零部件 "保税状态"下的运送全程需要接受海关的监管。据了解,使用现行的申请、审批流程和监管运输,零部件的供应时间超过7 2个小时,这与周边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平均4个小时的标准相比,有68个小时的差距。
建立保税库并非万全之策
目前,海关、商检和出口加工区等管理部门以及物流公司和Hynix及其供应商,已经在探讨更为便捷和合理的跨关区物流操作模式,其中,由供应商在加工区内建立或使用保税仓库是提案之一。然而,许多供应商认为,区内保税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新的保税库满足了90%的零部件供应需求,半导体制造中仍然会有5%-10%的零部件需要紧急从海外空运。对于一个月产能5万片的晶圆生产厂,一个小时的产出价值在5万美元左右,走同样的出关入关手续,一次备件供应问题影响生产线的运行,损失就会在数百万美元。
为应急而设立的保税库还需要储备大量零部件,部件本身的成本和仓库管理运作费用,还将成为供应商很大的负担。据估计,这样一个保税库将使零部件的成本提高10%左右。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供应商或许可以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Hynix,但是长远看,如果西安、成都、重庆等其他地区建立晶圆厂项目,也以建立配套的保税仓库来解决相似的物流瓶颈问题,国内整个产业最终将无法承受运作的成本。
亟须高效的管理和合作模式
Hynix跨关区物流的实例,说明了国内半导体制造面临的物流困境的两个基本原因,即关税过高和产业缺乏整体规划。关税过高以及鼓励加工制造和出口的退税优惠政策,使得供应商不得不设立保税库,在当地存放大量仅仅供应急用的零配件和材料;而与周边地区成功的半导体制造中心模式形成对比,各地"攀比""造芯",使得刚刚起步、整体规模还很小的产业开始出现分散趋势。同样在产业链上游设备和材料环节比较薄弱,韩国是以三星这样的IDM作为中心形成产业聚集,而我国台湾地区的新竹工业园则是以半导体制造为中心规划了产业集群。
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在地域上呈现分散的趋势,对特殊气体和化学品材料的运输和仓储影响更为严重。据了解,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国家2005年8月开始实施《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对危险品运输的申请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申请过程中,除了危险品的最终用户(制造商)需要多个工作日在当地公安局办理剧毒化学品的购买凭证和剧毒化学品准购证以外,(后者是"一证一批",每次运输的申请需要5个工作日),运输公司从制造商处拿到准购证后,还需要到目的地办理验车手续和通行证,然后才能空车返回起始地进行运货。许多供应商的生产基地和仓库设在上海,却要支持和服务北京、天津、成都、山东、厦门等全国不同地区的客户,运送一瓶气体的整体费用甚至可以达到气体价格的数倍。
我国已经成为集成电路消费的最大的市场,但是其中90%以上的IC还依靠进口,同时,我国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设备的国产化能力又不足5%。对于一个技术和设备还主要依靠进口的产业中心,上海地区目前制造业的物流成本超过1 5%,是美国的3倍以上。减少来自物流等方面的"隐形"运作成本,形成高效的海关等政府机构的管理和合作模式,从长远看,带动的将不仅是集成电路制造,还会带动包括与半导体制造配套的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生产,甚至一个庞大的物流产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