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瓶颈制约食品安全进程
食品安全与冷链物流又息息相关,我国食品冷链市场建设滞后导致数量惊人的食品浪费,并且带来了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冷链市场关乎我国食品安全成为业内共识。
中国平均每人冷链消费低于7KG.而10大消费国中爱尔兰为首人均消费20.5KG,第10位是美国,人均消费14.2KG.消费者一般去大型超市或者农贸市场购买易腐烂的生鲜食品,其中农贸市场占93%,大型超市占79%。而在最近12个月中,79%的中国消费者搞高了去超市购买食品的频率。62%的人增加了在超市的消费量。
目前冷链物流环节中,车箱品质的提升是当务之急。通过食品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冷链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升级是目前冷链环节的关键。同时,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普及,亦是行业品质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冷链建设方面,具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运输是我过冷冻食品在整个冷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1.是冷藏车辆少。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约有12万辆而且装车大多在露天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只在上面盖一块帆布和塑料布。
2.是我国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中国约占0.3%,美国为0.8%~1%,英国为2.5%~8%,德国为2%~3%。在铁路运输中,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约有700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缺乏规范的保温式保鲜冷藏车箱,冷藏运力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食品冷藏运输率:食品冷藏运输率是指易腐食品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欧、美、日等国均达到80%~90%,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约为50%。我国约为10%。
3.是我国保温汽车行业厂点过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存在着“散、乱、差”现象
4.是我国保温车辆的品种和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我国一些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企业,产品水平虽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设计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仍有差距。从规模或总运输量来说,我国陆地公路运输是占主要地位的。在公路冷藏运输中,以私营小企业唱主角。从冷藏运输量结构分析,我国目前公路运输约占25%,铁路冷藏运输约占55%,船运和航空约占20%。在欧美等发单国家,公路冷藏运输占冷藏运输总量的60%-80%。公路冷藏运输具有装卸方便,起运快,手续简便,可直达目的地等优点。而随着全国各地高架桥和快速路网络的形成,公路运输正在逐渐成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首。
第二,冷冻食品生产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循,质量参差不齐。就目前的线装,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系统、轻工系统、外贸系统、水产系统都在各自为政生产冷冻食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遵循,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以致冷冻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全国多数冷冻食品生产企业采用原有冷库、冰柜等生产冷冻食品,没有连续化的快速冻结设备,也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规范,于是造成冻结充斥市场,降低了冷冻食品的质量,损害了冷冻食品的声誉。
第三,国产速冻设备质量不高。国内速冻机生产虽有一定基础,但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体积庞大、笨重、低温性能差、能耗高等问题。
第四,我国道路建设,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落后。在运输途中损耗高导致物流成本高。
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小编认为,除了上述行业内部的自身问题室外,上中下游应该有个很好的互动补充,上游食品企业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应对,以及对设备的个性需求应该以保证产品质量为前提下游对物流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升级自己对物流知识、尤其是冷链知识的认知以提高对客户的服务品质和质量物流设备企业应对上下游企业提供有关物流及冷链知识的培训和知识的普及。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