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状况
目前我国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的物流水平,使得为冷冻食品提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多数还停留在“地窖”式运作的水平,在对温度有特别要求的食品中,只有15%得到了妥善的保存,这个比例与欧美同类产品中达85%的比例形成强烈对比。
我国肉制品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却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肉制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因此,肉制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肉制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肉制品的冷链物流存在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完整独立的肉制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目前大约90%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物流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
(二)肉制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我国肉制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外,国内销售部分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肉制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很高。
(三)肉制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肉制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第一个是肉制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第二个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四)肉制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既缺乏肉制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肉制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五)与肉制品冷链相关的国家标准目前仍是空白。
美国于2002成立了冷链协会,该协会由航空公司、卡车运输商、地面搬运商和设备生产商组成,主要研究包括肉制品在内的易腐货物的有关问题,为运输温控货物制定标准化的指导原则。美国冷链协会发布了《冷链质量指标》,并声称这一标准可以用来测试运输、处理和储存易腐货物的企业的可靠性、质量和熟练度,并将为整个易腐货物供应链的认证奠定基础。
对于国内的肉制品冷链物流现状,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公司能够建立起一整套的冷链基础设施,这需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包括政府方面的支持及行业组织的协调。应成立一个由客户、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的联盟,共谋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要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应符合国际标准。
目前,国内的肉制品零售商虽然希望提高冷链的可靠性,但他们普遍认同应由供应商负责将产品运送到零售点,而供应商由于成本和实力原因又不愿在肉制品安全上投入更多。同时,由于多数的零售点密度不足,分布在全国各地且还在不断扩张,产生大量的配送成本,而供应商又处于单干状态,使肉制品冷链物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来源:食品物流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