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亚一今天是什么状态?
几年前在某电商工作,由于和京东是竞争对手,想看看它的收货都要“乔装改扮”;而今改换行业,才有幸参观位于上海嘉定的“亚洲一号”。虽然只有囫囵吞枣的一小时,却收益颇丰,整理手记一份以飨同仁(我已非电商中人,算不得“爆料”,希望不要影响到带我们参观的小哥)
网上搜“亚洲一号”(下文简称“亚一”),能得到的资料和数据很有限,足见京东对这个项目的呵护。想进“亚一”,手机被扣,笔和纸张也不能携带,更见其谨慎。
首先入眼的是安检闸门旁边墙上的海报:防损部对利用职位之便进行偷盗的人做了真人照片曝光,本土企业对库内监守自盗的“严打”可谓决绝;
入库门,普通水泥地坪、光线昏暗(当天多云,库内一层无自然采光,LED灯照度不足)、人行斑马线磨到看不清,墙角堆放的托盘有若干破损,地面还有一处糖纸……出出于职业敏感,我稍有失望:电商微利,节约成本可以理解,但省钱不能省在安全上;京东现场管理提出“7S”很有创意,但多出的两个S“Safety”(安全)和“Saving”(节省)是否能兼顾,还需进一步商榷。
进入收货区,登上阁楼货架,参观存储、库位移动、拣货、包装、现场监控系统……一气呵成,亮点不断,只可惜行程太匆匆,只能勉强把“亚一”和我了解的国内电商做一比较:如图
总体感觉,亚洲一号在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上完胜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电商,具体体现在:
1. 有“手腕”,向上游供应商提需求:
京东目前的订单量保证了它短期内可以要求上游供应商承担码托盘或缠膜等附属工作(厂家不会满足所有电商/零售商的类似需求,但是对京东,他们愿意);京东近乎严苛的收货要求在行业闻名,卸货等待、卫检证书、促销捆绑等稍有不符会被拒收;这些入场秩序极大节省了入库操作时间和入库后管理成本;
2. 不差钱,果断投资系统和设备
京东在系统和设备这两大电商物流的核心配置上出了名的舍得“砸”钱,其自行开发的仓储管理、运输调配软件,从国外引入的自动化设备(如Swisslog Telelift轨道小车,可以和亚马逊美国凤凰城配送中心媲美的出库分拣传送带等,将上架、补货、出库等从大部分电商的“人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其中,拣货通道地面两侧设有滑道,拣货人员移动空托盘时,可以利用滑道,减少拉动托盘的人力消耗;这些硬软件极大地减少了对人的依赖,为未来几何级数增长做好了充分准备;
3.敢创新,平衡标准化与灵活度
“亚一”的小货件货筐(Tote)吸引了我,它不像大多数传统电商的立方体整理箱,而是敞口的簸箕状设计。据说这种货筐专为红外扫描而设计,它的浅口和小尺寸能提高扫描一次成功和准确率,并防止小件在传送带移动过程中飞出。当物流业在统一托盘、统一货筐、统一尺寸、统一颜色分类的路上,贴合实际的创新在京东得到了鼓励。
依托这样的基础设施和架构:
- 嘉定亚洲一号10万平米建筑面积
- 8万平米使用面积(不含货架)
- 仅使用员工500人(其中管理层仅70余人);
双十一当天发货100,000件(非满负荷运行);而同样体量的分拣和出库,某服装物流公司雇佣了3000多人花了7天才完成。抛开服装物流与百货不同的配货难度,亚洲一号的技术和效率让人叹为观止。
综观一小时见闻,“亚洲一号”与我们的期望相比确实不完美,但却有足够的精彩。想想几年前,中国电商仓储还在仰望美国亚马逊的黄埔军校,而今,国内已经有京东这样的自建物流,在市场的竞争和历练中独成一家,从“国民企业”角度上说,确实值得振奋。
阅读全文
收起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