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莉娜 物流管理杂志
如何在一年时间内,从一张白板起步,从无到有地建成一个让老板和自己都满意的[wiki]配送[/wiki]中心?
一年前,谭杰从一家颇具知名度的跨国公司,跳槽到爱士公司担任北方区物流总监。刚刚上任,就接到了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按照爱士公司的战略扩张需求,他要负责在一年内完成北方几个重点地区DC(Distribution Center,配送中心)的建设任务。
“好在是新建一个库,不是在原[wiki]物流中心[/wiki]的基础上改建,否则麻烦就大了”。谭杰对此深有体会。在原公司时,需要更新和改建的库房一直在为销售作贡献,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运作体系,改动时要求不能影响到公司正常运作,也不能完全砍掉旧库,因为废除的成本更高。
可以毫无羁绊地从头做起,正是谭杰选择这家新公司的原因之一。主营个人护理用品的爱士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其主要消费者锁定为具备旺盛消费能力的青年群体。这家公司除了向各类专业的零售商供货,还建立了一套覆盖大城市的直营店体系。近两年,爱士公司成长势头不错,在中国内地以年均35%的速度扩张,营业额已经突破了24亿元。
从成立至今,爱士公司一直采用由上海总部直接向各地门店配送货品的模式。不过,随着产品范畴、消费地域越来越广,这种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在爱士的产品线中,有很多价值高、货量小但对补货时限要求非常强的产品,为了小小的一单动辄“千里奔袭”,势必让成本居高不下;但拼货又意味着时效性和安全性受影响。
销售预测的不准确,让这种矛盾更加突出。在爱士公司位于上海的物流中心,几乎24小时处于忙乱的状态,配送压力十分巨大。作为结果,为了解决突发事件和紧急状况所采取的紧急空运,消耗了爱士公司极高的物流成本。
显然,面对华北与华南市场的高速成长,依靠上海总部直送难以跟上配送需求的步伐。爱士公司经过董事会讨论,下决心在华南区、华北区建立独立的DC,以保证从上海总部发出的货物经过周转,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北方大区近百个销售网点的实时需求。建设新的DC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爱士公司定下的原则是:要以最新的客户需求为导向,当然还要平衡成本与服务水平。
选址
刚刚来到爱士公司的谭杰,承担了规划和建设北方首个DC的重任。此前在跨国公司管理物流中心的工作经验,让他不至于临时抱佛脚,但在公司内,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实际经验,团队成员大部分又都是搞销售出身的。谭杰作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心理准备。
第一个问题很明显:DC到底建在哪里才是最合适的?谭杰从爱士的产品特点入手分析:个人护理品属于对补货要求高的产品,最怕的就是货架上出现过期产品,此外,新的产品一经电视广告宣传,各个门店和网点的销量马上就会有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产品配送的前置期限(lead time)越短越好,换句话说,DC距离客户越近,就越容易保证送货的及时性,退货、调换货品等售后服务也可以得到提高,还有利于把来自分散门店的需求化零为整,形成一套微型的后方物流体系,使成本和时效得到改观。
北京当仁不让地成为谭杰的首选,这里是爱士公司北方区门店最多、销量最大的城市,还有极具潜力的市场有待挖掘,根据公司销售部的预测,北京地区在未来三年内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公司整体增长速度的2~3倍。不出意外,谭杰的提议很快得到了公司高层的同意,接下来,谭杰和他的团队进入第一项实质性的工作:DC选址。
在北京周边的开发区和乡镇“浏览”一圈并进行了初步接触之后,谭杰和团队成员一致看好京南的一个开发区。这里与北京东部规划的物流园相比,显得简陋不少,但公路配货站扎堆,调配车辆和其他[wiki]运输[/wiki]资源很方便,白天进出京也很少遭遇堵车。经过测算,夜晚走货的箱卡从这里进入市中心只需要不到30分钟的时间。更为关键的是,这里的地价要比规划好的物流园便宜很多,此外,周边有繁华的小镇和旺盛的人气,生活成本却比闹市低不少,如此一来,至少库房未来几十名员工的衣食住行方便多了。
对于事关重大的选址来说,上述因素只是一部分,谭杰在当时至少还要考虑四五个相关的条件。比如,地块的可扩展性,一方面可以保证一期DC尽快开张,另一方面也要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七通一平的情况,是否配有完善的通信设施-DNN专线等,以保证与公司信息系统的对接;与所选地块相关的城市规划也必须了解,如果DC建好了,又碰上了政府的拆迁命令,那损失可就大了。除此之外,谭杰还准备了两套备选方案。
一份分析详尽的选址评估方案,在两个月后报到了公司。在方案里谭杰还建议,出于公司发展的考虑,买地不如租用合算。
公司很快做出了肯定的响应,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中,公司老板亲自出马,并发动公司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各种公关渠道展开工作,终于以较低的租金,与当地政府签下了一份为期5年的土地租借合同,拿下了谭杰和他的团队最心仪的那个地块。谭杰作为成员之一,也参与了整个谈判的过程。虽然公司为了争取更好的价格,最后拿到的地块形状与当时设想的并不一致,但总体上,谭杰觉得这是一笔合算的买卖。
建库
接下来的考验是建库房。谭杰倒不操心施工的问题,公司在建筑工程方面有一家稳定的合作伙伴,要完成一个中小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对这家建筑公司来说并不是难事,只是库区的布局、选材以及各种操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细节之处,一定要物流部主导,谭杰的部门提出的要求和设计就是公司的需求,更是未来DC能否成功投入使用的关键。
谭杰迅速进入状态,每天往返于办公室与建筑公司之间,为施工部门提出关键性的、有数字依据的建议。谭杰用老办法,根据销售额、货物品类和数量、[wiki]库存[/wiki]天数等数据,估算需要建立库房的仓储面积。
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有一种浴液产品,在旺季可售1.6万箱,淡季只有1万箱。这样一来,库房面积的大小就不可能取决于单方面了。如果按照旺季的数量布局,到了淡季就会闲置空间。如果按照淡季的数量布局,到了旺季可能就存储不下。此外,是否和采用何种货架,也直接影响[wiki]仓库[/wiki]的实际使用面积。如果仓库设计得够高,使用3层的立体货架,将会节约3倍的面积,有利于提高仓储产品的周转率。但若仓库的整体面积富裕很多,货架和相关的叉车投入就会显得没有必要。
谭杰的设计原则是尽量减少多余的投入,他的办法是将主要产品的储存情况比较搭配,估算大体的库房面积。在此基础上,对于小出库量的货物,只要利用零散空间即可,再不够使用还可以放置在货物缓冲区,这是谭杰根据以往的经验得出的办法。“没有十全十美的库房,预留出一小块地方作为储存或者周转的空间,可以解决不少大问题里面的小问题。”
一期工程最终设定为建立两个2千平方米的库房,采用较高的6.8米层高设计,这个量可以保障公司目前货量的处理,而且在二期工程不投入使用,公司销售量有爆发性的增长时,也可以通过上立体货架在短时间内实现扩容。
在工程即将动工的前夕,这家建筑公司还在谭杰这里得到了有关货物的属性和注意事项,货物数量、级别的参考数据,平均周转率及配套机械设备建议等各类参数报告,谭杰自己画了一张简图,细致地布局好了储存、分拨、行政和贵重品等区域。虽然并非出身专业,但这份简易的设计图纸还是在后来的施工过程中受到了重用。谭杰的同事开玩笑说:谁说搞物流的都是灰领,这可是大建筑师的水平呢!
鉴于相当一部分产品都是玻璃材质等易碎的外包装,谭杰给施工部门建议,保留足够大的包装空间;而对于需防寒怕冻的混合溶剂,则单设一小间保温区,实时温度监控,通风措施则采取密闭窗户,两头排气的办法;还有部分产品是十分忌潮的,谭杰要求一定要在出入大门的顶端安置防雨棚,以免雨季装卸箱式货车时,会有雨水浸入,同时将地基垫高一米多;谭杰还提出,精细产品不能够受到大量灰尘的影响,于是部分库区的地面从最初的水泥变成了环氧树脂。
谭杰还给了施工部门一个特别的建议:把库间距从25米扩展到40米。这个教训来自实际工作经验:有的物流中心看起来很壮观,但货车在库区只能侧身装卸,有的则只能进去而无法原路返回,泊车让路就要花去不少时间。谭杰计划在今后增加交叉理货的货物品类,加大库的间距之后,就可以让卡车在两个车库间自由通行了。
让他感到满意的作品还有站台设计,集装箱卡车出入的标准[wiki]月台[/wiki]高度是1.4米,箱货车的高度是1.2米。施工部门最初决定按照1.4米来建。谭杰考虑,虽然公司有用来跑长途和大宗货物的集装箱卡车,但数量并不多,70%以上的配送车辆其实都是小型的箱货车,实在没有必要垫高0.2米,这对货物出入库会形成阻碍。事实证明,谭杰的估计没有错,简洁方便的站台让出入库操作十分便捷。
启动
接下来的时间中,除了应付传统模式下的日常配送难题,谭杰还忙碌于该中心启用前的相关工作,包括运作成本的核算,组织结构的设定,以及如何在公司规定的成本控制下进行全方位的启动,新的挑战是如何让DC几千万元的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半年之后,爱士公司上海总部之外的首个DC工程即将收尾。新库区总占地近两万平方米,一期两座库房主体各为2千平方米,外加辅助区域,足够承载包括北京公司在内的整个北方区每年10亿元销售额的货物流量。面对矗立在眼前耗费了自己多少个不眠之夜的仓库,谭杰感慨万千。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对他来说或许更重要。
谭杰正忙于DC运作方案最后的细节落实。在两个月前他递交给老板的一份运作成本报告中,整个DC的运作成本包括人员工资和福利,水电,电话费,相关设备的购置和维修,运输成本等等。相关的人员编制包括总经理、控制、操作、人事、安保(防损)五个钢性部门,还有一个关于管理工人的柔性部门。
但老板显然对成本控制不太满意。新的DC启动成本很大,正式运营后的DC当年成本核算为1500万元,对此老板没有说多少话,只是把费用与当年的销售额拿出来对比了一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利润不高,多想点办法开源节流。”一句话,报告被打回来重新编制。
经过一番修改,谭杰自认为已经充分考虑了成本节省的各种可能。比如,尽量避免购买昂贵的叉车,而是租用和购买二手叉车。在人力方面,按照公司销售淡旺季的差异,谭杰考虑正式工与小时工的数量搭配,正式工人成本高,而小时工人流动性大。最后,谭杰经过计算,确定了60%对40%人员配比,一方面可以缓冲旺季的压力,一方面也节省了成本。
新的运作方案确定之后,仓库启动工作的准备时间已经所剩无几。谭杰目前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启用DC的同时,保证零售货架上的供应不出问题。除了仓库设备、运输车辆的磨合之外,工作流程的磨合也将带来巨大的考验,这还不包括软件系统的上线,以及最有可能出问题的人的管理。
“又是一场新的战斗!”带着些许忐忑和一丝莫名的兴奋,谭杰又上路了。(本文根据现实商业场景改编,文中人物和公司名称均为化名)
This guy is lazy,Introduction has not been 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