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叉车培训想起的一些事
说来惭愧,算上学校时光,“物流”这个词不知不觉已经伴随了本人十几年了,而面对“叉车”这个作为物流界中极为基础的搬运工具时,却没有资格操作它。
眼界限制了我的想象,却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因为见证了成长。我身处福建泉州这样一个二三线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是落后的,除了港口或上市生产企业里,情况是更糟心的。当时有两个小点便可说明这个状态,这个或许是很多一线城市物流所无法理解的,但这就是当时的现状。
一、叉车是什么?
记得刚入职企业,做甲方物流的时候,虽然这是一家已然经历过近上亿进出量的贸易公司,却居然不明白托盘除了防潮及卫生要求外,还有提高物流活性的作用,最尴尬的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居然还能为推动了公司的叉车使用而感到沾沾自喜。
二、系统是错的?
当时推广并使用最多的软件是ERP,而物流运营更多使用的是其中进销存的部分,如今大家都知道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的简称,而当时物流一线的从业人员都简单称其为“系统”。由于在学校里有系统的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操作,甚至尝试着编程设计,所以对其并不陌生。然而刚入职后,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系统很怪”,并且得知其实如果我早毕业两年,还会很荣幸的经历纸质账本的年代。其中的经历我在《关于物流管理里的“不顺眼”》中所描述,这里就不在赘述。
笔者就是在这样一个物流环境里,摸爬滚打着。但渐渐的,这个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快消品贸易界也有人开始用高位货架的;进销存软件的使用开始轻车熟路并开始使用专业的WMS,TMS模块;搬运工具也开始从拖板车到叉车,手动叉车变成能源动力叉车;托盘不再是破烂不堪的木垫板,专业清洁的标准栈板进入了大家的视野;泉州晋江邮政物流都上agv了,泉州安通物流也在全国物流网络布局上大放异彩。
历史情况描述完,回归正题,我其实是在为自己为何此时才在考叉车证辩护,理由充分,却也真实惭愧,所以越发认真。如果单纯为了那100道考题和那三两下的叉车操作,并非难事,但如果要读懂叉车这个行业,相信不是三天培训可以完成的。通过这次培训本人有三点收获和感想。
一、叉车操作安全不是儿戏
这次培训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其实长期从事叉车作业,但没有证书。然而“老司机”往往也会翻车,油门一轰毁所有。在私下交流中,他们真切的反映了身边出现的各种事故,就连最普通的电动踏板车,撞断脚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如果一个良性的民生行业发展成了“高危行业”,它还有何前途可言,又有何资格去抱怨招工的困难。在此为政府逐年正视并重视叉车资格培训和考核点赞。
二、操作安全来源于制度的完善
其制度建设不仅为每家企业所应建立,并且在《特种设备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企业有义务对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认定,并制定该有的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以及应急事故处理方案。举个例子,相信很多企业由于场地所限,并没有设置车辆专用车道,这个无法苛求,但如果有条件的,最好是规划一下。同培训的一位同学来自一家涂料厂,由于叉车事故,造成一名人员意外身亡,从那之后,该企业开始划线规划道路,虽然当时我们戏谑的说其涂料厂涂料多可以用来划线,但那笑容是惨白的,如果早划那条线,少踩那个油门,是否就挽救了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三、物流一线技术人员的职业规划
培训休息期间,在和教练的交流中得知。其实泉州县市工会都会不定期的举行叉车技能竞赛,获胜者亦会授予相应的“五一劳动奖章”作为鼓励。虽然普及度不高(因为很多学员均表示完全不清楚),但这显然是应该提倡的。物流集群是一个包容性很高的行业,这个行业充斥着不同学历,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从业人员,并依然能够融洽的合作共进,我自认为其称得上“艺术”两个字。看着老教练认真的教导大家操作时,和一同事闲谈到,以后上了年纪,跟不上现场的快节奏,希望也有个职位,可以让我们来着教教年轻人叉车,挺好。
通过这次培训,联想了泉州这个二三线城市物流行业的一些小变化,感恩有幸见证了这一切,也希望泉州会越来越好。
郑承毅
2018年12月8日 泉州夜
2019-01-03 15:18
2018-12-09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