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耐一说:当你开始思考时,能力就可以无限提升。
仓库工作遇到了管理瓶颈,很难再有所寸进,为此王二很苦恼。后来接触到精益的一些思想,特别是改善(Kaizen)的观念后,才算找到了方向。
在管理思想中,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以及东边的邻居日本有两种不同的观念。西方惯于创新,即“巨大改进”,主要借助于大笔资金投入于新技术或设备。日本则遵从“逐步改进”的规律,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借助细小的渐进式改变产生的诸多小步伐改进,不断积累,从而最终提高工作标准。改善强调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参与及自律等来达成目标。
帕金森定律指出:一个组织在其体系建成之后便开始衰落。或者可以说,工作现场没有做好维持,每一件事都会退化。因此,工作现场就需要通过持续的尝试和反思,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能够得到最大回报的解决方案。其目标包括:使工作更容易、使工作更安全、使工作更有效率、排除不方便的工作、节省时间和成本、建设愉快的工厂、在现有问题中找到突破、提高服务水平……
管理工作简单地说就是维持(SDCA)和改善(PDCA)。维持是保持当前工作顺畅运行;改善则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而比原来工作得更好。
SDCA指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建立标准)、执行(Do,实施新标准)、检查(Check,确认标准执行情况)、行动(Action,根据发现的问题再进一步更新、完善标准)。
PDCA指计划(Plan,建立改善目标)、执行(Do,依计划行事)、检查(Check,确认是否按计划的进度在执行,以及是否达成预定的计划)、行动(Action,新作业程序的实施及标准化,以防止原来的问题再度发生,或是再设定新的改进目标)。
PDCA与SDCA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两大轮子。PDCA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SDCA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
标准化、6S及消除3M可以称为低成本现场改善的三大支柱。其中,消除3M可以作为随时检查或确认现场异常的检查表。
1、Muda(浪费):任何事情或活动,任何人体的动作,不产生附加值的均称为Muda,而所有不增加价值的工作最终都会反馈到成本中(参考《七大浪费》)。
2、Mura(不均衡):不论何时,工作的顺利性被中断了,或是流程的流畅性被中断了,就表示出现了Mura。为此每一个人都必须调整其速度,以配合最慢速度人员的工作。
3、Muri(超负荷):任何费力及不规律的事,超过工作负荷的事,都显示出现了问题。
改善活动有四种活动(或组织)方式。
一是通过将问题可视化来应对日常的问题,管理者需要主导,使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关键问题上。
二是为特定的问题组织跨职能研讨会。
三是组织质量小组,即定期把团队内的员工们集中在一起,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群策群力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四是工人的个人提案建议,在管理者的指导和支持下,让他们阐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尝试自己的解决方法,检查效果,并让其他团队成员接受。
实施改善活动,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如:
1、抛弃传统固定的思想,平时认为是常识的工作方法,有可能不一定正确。
2、要分析问题的原因,需要先统计数据,要将结论建立在数据基础上,不要相信直觉和情感。
3、思考如何做下去,而不是为何不能做。不尝试着做就不能弄明白的事情非常多,很多时候都是尝试着做了才发现结果出乎意料。
4、不要寻找借口,从质疑现行的做法开始。
5、不要等待寻找十全十美的方案,即使只有50%的成功概率也要立即动手做。
6、坚持多做几次再比较结果,因为一项新措施显现积极成果之前总需要一段时间。
7、坚持第一次把工作做对的态度,坚决杜绝返工。要把下一流程当成最终客户,所以不要将不合格品或不正确信息,往下一流程传送。
8、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改进的潜力,改善从问题认定开始,永无止境,明知这样做会更好就必须坚持去做,这就是改善之魂。
改善的着力点很多,举例如下:
1、工作中有无瓶颈、有无障碍?重新安排物料位置,使用其它工具,能否提高效率?
2、作业流程是否顺畅、各流程环节同步吗?把工作分得过细,超越了需要的程度吗?工作中感觉特别的地方,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
3、工作中遵循标准了吗?流程可以改进吗?这项工作标准充分吗?作业方法安全、有效吗?与前面和后面流程的衔接充分吗?员工是否经常失误?
4、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吗?有节约时间的办法吗?员工的工作技能满足要求吗?
5、设备、工具是否发出异常的噪声?是否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6、有成本浪费吗,能否有办法更好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存在无效率、与工作无关的操作(动作),如寻找吗?有等待、无效行走吗?
7、工作现场有安全隐患吗?气氛压抑吗?工作中有令人讨厌的事务吗?
8、当前出现的问题是因为缺少系统才出现的吗?因为培训和教育不足才出现的吗?因为没有可用的规则才出现的吗?因为没人遵守可用的规则才出现的吗?
……
改善的真谛是自己从工作中找出问题,而不是参照上面的检查表。如果直接照搬这些项目作为改善依据,那请先从电脑前走开,继续回去学习,直到没有提示,自己能找到可以改善的方面为止。
改善的步骤包括:1、明确试图解决的问题。2、明确希望得到的结果。3、确定应该依据的原则。4、检查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如果没有,分析原因。5、总结从中学到了什么,后续该怎么做?
改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对改善取得的成果要及时奖励。重赏之下有勇夫,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激励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候对人们的贡献进行示范性宣传要胜过金钱奖励。方式包括:邀请员工家属参观工作场所(现场特别指明员工取得的成绩);给员工授予公司徽章;公司公告板宣传;公司内部的吉尼斯纪录等。
2、完全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会阻碍改善。改善更多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其成效如:不以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不以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单单以结果进行考核,会落入急于求成的怪圈。例如,公司下达降低包装成本10%的任务。从改善的角度上说,应该是从根本上消除包装箱的浪费,或用其它更合理的打包方式降低用量,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直接采购质量差一个等级的箱子,那样只会进而影响货物运输安全,最终会按下葫芦瓢又起,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3、全员参与。改善意味着涉及所有人的持续不断的改进,既包括经理也包括员工。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困难不一定能提出解决方案。集众人之智慧,而非依赖一个人的知识,才会迸出智慧的火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齐心协力解决一个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培训经历,可以有效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与理解。
作为管理者,要把改善的思维模式深深地植入每一名员工的心底。但是,倡导改善的理念,不能只是开个会布置下任务,形式主义要不得。对工作现场,特别是自己的岗位最熟悉的,非员工莫属。若改善不是员工自觉发起、主动参与,则很难见效,或见效很慢。但是,要达到这一目标何其难也,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有进步。王二曰:不管从事任何工作,改善的机会是无止境的,改善之后,持续改善。
1 回答
最近一直在做仓库的持续改善,深有体会,再者现在精益改善也被炒的热火朝天,,我翻阅资料,综合案例,确实发现我们众多改善者存在一个误区,把改善当成精益在做;
精益有两个大的特征:
全员积极参与改善
准时生产
全员积极参与改善和很多仓库现场的5S/6S是挂在一起推动的,因为在5S的改善提案中,就是动员全员积极参与;
准时生产JIT,这个是最近被玩烂的管理概念了,特别是我们现在所接触的平台唯品会,最早唯品会是入仓模式,商家准备好货,对应PO单,发货至唯品的仓库进行销售,后面唯品发现滞销的太过占用仓库,提出了JIT的模式,商家先把库存数据发给平台,平台准备PO单活动,根据销售数据,商家根据对应仓库做单发货,当然这个时候商家是要卡时效的,不然怎么叫JIT?比如十点截单,十二点就需要将货给唯品的承运商;这个时候唯品不需要准备仓库接收库存了,到货了,直接扫描并线打包发给客户;我们再会到JIT的初衷,其实,JIT是丰田在参观完福特生产线后提出的适应自身的一种改善工具,二战后日本丰田英二在考察了美国底特律的福特汽车企业时,在考察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一天的产量比日本一年的产量都大。美国制造业的高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人开创的工业工程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精益的都知道,丰田的精益生产是日本人在学习了美国人的流水线并且受到了美国超市的启发后,结合日本国家自己的条件创造出来的。TPS的鼻祖大野耐一也说过,丰田改善方式的原点是IE(Industrial Engineer Ing)手法。不过,资源丰富的美国把更多的精力分散到市场、产品和营销上。条件远不及美国的日本丰田决定不盲目照搬美国经验,而对学习到的福特生产体系加以改造,把重点放在避免在生产的任何环节产生任何浪费。
大野耐一提出了节约和准时制的概念(最初是为了避免库存浪费,节约成本,才能到净化空间的目的)。
推行精益主要改善活动之一就是准时制,在一本《丰田模式》书中说过丰田生产的14项原则里有两条:1.建立连续性的作业流程;2.使用拉动生产。这两项都属于准时生产。
《改变世界的机器》作者沃*麦克说过:丰田公司首先退出的在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一种好方式。我们称这种方式为精益生产方式(简称精益生产)。
这是精益其一的特征准时生产,我们再说另外一个特征:全员积极参与改善
这可不是简单的开个大会,说大家要积极自觉打扫卫生,参与仓库管理....
全员参与改善具备:提案建议制度;帮助人们积极参与改善;建立一套系统,保障全员参与改善;
好,我们已经知道了精益的两大特征,那其实很明白,只要具备这两个特征,才算精益,那需要具备这两个特征你就必须需要解决我们暂时不具备这些特征的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就需要对应的工具,你没工具,怎么解决问题?
这就是我们很多仓库在推行精益的时候的误区,搞个5S,就说我们在搞精益,把改善等于精益;结果在实践过程中都显而易见了;
我们至上而下就形成了错误的认知,我们推行精益是为了什么?
为了5S?
为了减少发货成本?
为了干活不累?
为了优化路径?
为了能早点下班?
.....
想想有多少一线执行者是这么想的?
推行精益是为了导入准时制生产,为了保障全员积极参与改善,建立起连续的作业流程。而不是用最少的投入发最多的货!
在实际改善的道路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可怕的是我们依葫芦画瓢,复制一个版本出来,仓库在改善过程中,还是需要多以现场为中心,如果你不走入现场,你如何知道问题的出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想写一篇改善与精益的认识,今日看了此文,深有感触,寥寥几笔,略陈固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