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万能的药,有些事需要自己尝百草
欣喜地发现一些朋友在细心翻看我的老文章。确实很多你们想看的内容我都曾成体系写过。新朋友可以在公众号里点击最底下的“目录”,我刚刚更新了一下那年久失修的内容,还热乎儿了的。
大家后台提问的集中点,还是哪个模型有用?模型用过去多久的数据?XXX模型再给我细致讲解一下?是两组数据单独跑,还是关联拆解?
妈呀,这类问题需要集中说一说!因为一说你们就懂了。那就是——“你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很多人看了我的书,感受到很多的共鸣。但是一细想起来,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因为你想得太多而干得太少。
我们的行业不一样。即便行业一样,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一样,即便这也类似,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生产关系也不尽相同。需求计划的艺术之处也是累人之处,就是这几个不一样,都会让你在前一个公司的常胜方法论哑然失效。包括我们现在岗位没变,也因为疫情改变了市场,公司策略变化了,预测方法突然失效,需要重新探索呢。再来呗!
当你知道了几个模型,你就自己跑起来,比如用2~4月的数据预测5月,然后和5月的实际对比,这就叫“回测”。算法的同学都是这么干的。“灵光一现”的方法论都需要踏踏实实去验算才知道靠不靠谱。用过去6个月的数据还是过去1年的数据?当然看你有多久之前的干净数据,然后自己试着跑,疫情期间的异常月可以做些刨除。
为了不影响业务,我们可以按照之前的方法继续做着,同时用新方法来陪跑。等到陪跑方法胜出,你就可以讲出你的方法论,BD相关的业务方按照新方法来行事了。你的工作只有你自己试出来。
减少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扎进去。
可以借鉴别人的思路,但是必须要自己思考,只有自己最懂自己的境况。做供应链计划的,除了技术上的精进,另一条不能放掉的腿是跟相关部门的沟通。自己跟各个部门去聊,这个月不行下个月继续“撩”。是自己搞定,还是BD自己大老板搞定,都要考虑。
把不成熟的思路告诉老板,把问题抛给他/她一起讨论。如果半成熟的想法不能跟自己老板聊,是非常危险的,那意味着你会有很多bright idea常规被咽回去!多么暴殄天物!老实拿出来聊吧,他应该是最希望让你能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的人。
端午假休完了,收心啦,祝大家在工作中取得进展。有问题留言,我会回复。涉及比较私密的问题,我会不加精选,所以不会露出。今天集中回复了好多5月的问题,莫名其妙漏看到这么多留言,还真是不应该呢!大家有心事儿多聊!我们孤胆,我们并肩。
暂无评论